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彼岸





「『詩歌』在文中等於是一切手續的接著劑。人們總是習慣透過『詩歌』來檢視自己,隨時都帶著雙重形象。換言之,就連自己的存在,都視為第三者眼中的幻想。也許該說是把自己比喻成某種事物吧。自己在現實中的意識,和自己談戀愛時的意識之間有段距離。那裡,就是幻想生存的夾縫。所以,大家好像都在玩遊戲,感覺假假的。也可以說對於扮演『詩歌』中的那個自己毫不質疑吧。說得更白點,人們己習慣虛假的自己,對於和真實自我之間的落差毫不困擾。貴族的習慣,在世代交替後也會滲透到遮民之間。也許這種本來屬於貴族的習慣,就這樣延續到現代的日本色情產業?」


「死亡之所以殘酷,是因為它來得突然,連道別的機會都沒有,就了斷了一切。至少在最後能說句話也好。若能好好說聲再見該多好。在這世上,不知有多少遺族這麼想著。」


「現在,如果有個這樣的機會能夠好好道別。如果能聽到去世的人,對自己說聲我很好、我愛你。對於還活著的人來說,將會是多大的鼓勵。」





先說說恩田陸的這一部作品《彼岸》。
這部小說一開始,就創造了一種特殊的氛圍。
全部的人都要前往一個特殊的結界,那個結界裡,死者跟生者共存。
這是一個很棒的假設,
而在這樣一個全然封閉的環境裡,發生了一起又一起的兇殺案。
男主角,純,逐漸的深入這塊土地,也漸漸的發現自身的血脈與大地間的不可分割。
而他的血脈又帶領他遭遇許多不可思議的異象,而這些異象又像連環扣一樣,一環扣著一環。
就小說的前半部而言,
我覺得情節緊湊,非常精彩。
從代表結界之始的鳥居上吊了一句屍體開始,
然後Anoter Hill的各種風俗介紹,
到第二具屍體吊在祈禱城門口被發現,
接著每一個人要被迫進行精靈的審判,
在純排隊進入審判的前一刻,
他的血統帶他經歷了一場超經驗的體驗,
這一段的描述是我認為最為精彩的段落。
同樣一個場景,卻是數百年前的某一時代,
而畫面上又出現八咫鳥身穿牧師服在祈禱的畫面,
著實怪異極了,但令人印象深刻。

說到這種類似於「既視感」的體驗,
我自己也有。
近日在田園間冥想,
我自己就曾經幻想過,在現在的這一塊草地旁,
從泥地上聚合出各種不同的我,
而每一個不同的我都代表著不同的情緒,
有恐懼、慾望的化身,
它們都是我的真實面貌之一,
但我的想像往往僅止於此。

回到主題,
隨著時間的演進,
竟然出現死者無法進入Another Hill的狀況!
而眾人在無法見到死去的親人之情況下,
也所有行動...他們轉而採取大家耳熟能詳的日本傳統遊戲,
在夏日裡舉行說一百個不可思議故事,等到最後一個故事說完,
可能會有什麼事發生也不一定…?
這一個段落,很有趣,
但我覺得作者的技巧不夠純熟。
關於民俗風情的描寫,我不得不首推日本推理大師京極夏彥,
他的每一本著作都帶有很濃厚的民俗色彩,
而且講究之細膩,常常讓我有一種冷硬的感覺,
比較硬派,可能會讀一讀不小心睡著了。
但當我看過大師的手筆之後,
就會發覺,恩田陸在這方面的深入程度沒那麼透徹。

而這部小說我最覺得可惜之處,
就是收尾的問題。
故事的謎團不是這樣子解的吧?
就好像...沒有什麼精彩的畫面出現,就直接打上ending的字樣,
這種電影一定會被罵翻的?
這就叫做虎頭蛇尾,真的是可惜了這個題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