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致富一定要做對的5個決策:◎投資理財該不該靠自己?
◎資產要如何配置才恰當?
◎要如何做到分散投資?
◎積極型與消極型投資的差異何在?
◎何時該進行資產的重新配置?
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戀人絮語
- 作者:羅蘭.巴特
- 原文作者:Roland Barthes
- 譯者:汪耀進、劉俐(審訂)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22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720073
- 裝訂:平裝
我想我在大學時代說不定有借過,
但不復記憶。
這一次在圖書館借的27本書中,
此書算是我最大的收穫。
裡面所談及的戀愛狀態,
真的都讓我一一碰到了,
我總感到疑惑,我的情緒反應是怎麼回事?
原來,古今中外,
所有接近戀愛狀態的人們,
都經歷了跟我一樣的感受。
所以當我翻開一頁頁的論述,
便更加印證我的想法、我過去的體驗。
這,真的是一本好書,美極了,我的戀愛。
以下摘錄幾句不錯的佳言:
戀人忽然發現戀愛是由許多無法理喻和百思不得其解的頭緒糾成一團亂麻,他失聲呼喊:「我想弄明白(我這是怎麼了!)」
「真可愛。」說不清自己對愛戀對象的愛慕究竟是怎麼回事,戀人只好用了這麼個呆板的詞兒:「可愛!」
戀愛中,愛戀對象的形象忽然改變。由於戀人自己某種微妙的心理變態或者對象外部特微的改變,他發現對方的美好形象頃刻間遭到了破壞乃至於完全走了樣。
雖說現代輿論將多愁善感的愛情貶得一文不值, 可它在戀人眼裡卻意味著某種強烈的反叛,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 戀人往往陷於孤獨,被人遺棄; 由於價值觀的逆轉, 如今正是這種多愁善感性造成了愛情的淫穢。
______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用薪水創造財富
用薪水創造財富有錢人也是這樣開始的
這本書應該算是我從圖書館裡借的一堆書中,
最引我注目的書了。
誰不愛財呢?
不過,當自己領的錢是上班族的死薪水時,
那該如何把錢積攢下來?
我相信一定也有上班族工作幾年後就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所以我也一定做得到。
裡面提到很多有趣的觀念,值得註記下來:
1.記帳
記帳可以讓你的花費無所遁形。
經過一個月的統計後,可以發現自己花最多錢的地方是在
食、衣、住、行、育、樂的哪一部份。
然後將薪資減去開銷,就可以得知一個月存得下多少錢。
假如最後只存得下3000元,而自己預期每個月存下約5000~10000,
便可以從全部開銷中去檢討哪一部份是多餘的開銷。
關於記帳,
我從在台北時就不斷的執行這一動作,
不過當兵時就沒有持續記帳,
一方面是開銷不大,另一方面應該是懶了。
但我之前累積了3-4年的記帳本,
裡面也有日記的功能,
每天打開,鍵入基本開銷之後,
就順便打一打心情文章。
這幾份execel檔,雖不大,
但多少也代表了我的過去,
那些曾經在此地活動過的軌跡。
現在回過頭,去看看那時記帳的成果,
會發現很多有趣的點:
我每3~4月就會有數筆大額開銷,
金額大約是5000~10000元。
而這些內容不外乎是:衣服行頭、鞋子、眼鏡、高檔內衣褲。
週而復始地,錢就像是丟入無底洞般不見了。
那時的我總以為,
錢有什麼了不起,再賺就有。
而且,我非常需要衣服,
每出席一場新的聚會,
我勢必得成為全場的焦點,
東西不用名貴,但一定得好看,
可以讓我達到「鶴立雞群」的顯著效果。
不過話,有一句台語俗偐很適合用來形容那時的我
「膨風水蛙刣無肉」,
我用外在的物質把自己膨脹得太過頭,
內在呢?總是有一個膽小鬼性格在裡頭。
雖然我的一貫原則是賺多少花多少,
絕不使用信用卡等超出我能力的金錢工具,
但錢還是一點一滴的流失了,
現在看起來就覺得頗為心疼的,
假如那時的我真的有好好的檢討自己帳冊裡的黑洞,
我想我可以存下更多錢。
現在我對金錢的想法就不一樣了,
我了解什麼東西是我所基本需要的,
哪些是奢侈消費,哪些是我想要的,
那些是我需要的。
當我清楚的認知到這一點,
要達到財務自由的機會,就更高了。
2. 走在潮流尖端,真的好嗎?
這部份,我更是有深刻的體驗。
早在學生時代,我便有過追求高單價單品的經驗,
那時候,我認為品牌代表了身份地位,
我可以在誠品消費,代表我的品味;
從前所學,也是這麼教育自己的:
我是設計師,我也信奉當代消費主義,
我要為企業塑造出品牌神話,
而光是確立的品牌價值就可讓企業身價翻上好幾十倍。
噢,iPhone 3G出來時,大家趕忙著去買,
沒多久3Gs上市,而3G的價錢直直落,
那些還分24期繳款的人,看到後來買3G的人以極低的價格買到3G,
不知心裡作何感想?
我希望我自己不要再落入這樣子的經濟圈套裡。
事實上,我沒有Smart Phone也過得很好,
每個月吃到飽的手機費用少說也得499-1000以上,
遠比我目前的電話費貴上許多。
這時我想到價值 vs 價格的討論。
假如這個東西的價值對我來說值得,那麼我就願意付錢買它,
不過往往很多人都是看上該物品的價格,深信這個物品的價格可以襯托出自己的身價。
事實上呢?很多都是商業運作之下的價格炒作,
同樣品質的東西,並不見得要用那麼高的價錢去買到。
事物的價值存乎一心,
我可以用很低的價錢在菜市場、地攤貨裡買到品質不差的產品,
那麼我為何非花大把的錢在百貨公司裡當凱子呢?
再說,我又不是有錢人或上層階級份子,
只是領一份死薪水的上班族,那些薪水能夠讓我揮霍幾次呢?
只要想通這點,我自己便很自然而然的從金錢的桎梏中解脫。
3. 投資致富?
我不認為自己有那麼大的能耐,
把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放到市場上,
就一定能有每年20%、或是30%的回報,
華倫巴菲特的波克夏這五十年來的年化報酬率也不過才20%多,
我,一介凡夫俗子,又哪能跟股神相比呢?
所以回到基本面,
我覺得投資自己,才是最大的效益,
我才是我自己的運鈔機,
只有我自己才能持續為自己帶來源源不絕的收入。
對於投資,我也不抱持好高鶩遠的心態,
只要錢像流水一般每年如涓滴入海一般投入市場,
然後25-30年後,待屆退休年齡時,
再每年慢慢的提領出來享用,這才是穩健的投資心態。
4.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自己的健康
雖然這是一本理財的書,
但也提及一些很正確的觀念。
一般而言,退休後的老年人,
花費最多的部份通常是醫療上的支出。
假如我在年輕時便好好的照顧身體,
定時運動,常保身心快樂,
那麼那些病痛便會慢慢的遠離我,
相信這些目前令我健康的運動最後會為我省下許多醫療費。
5. 月薪25000都做不好財務規劃了,那月薪70000也一樣做不好。
這點倒是點醒了我,連小錢都管理不好了,再多的錢也無法有效運用。
通常而言,中樂透的人多半在一年二年之內把大額彩金給揮霍殆盡。
原因何在?
我覺得跟一個人使用金錢的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窮人拿到一大筆錢就立即滿足自己的慾望,
想要車子、想要房子,什麼都要,
到最後,自己反而很容易透支,然後又回到之前貧苦的生活。
關於樂透彩金的部份,我曾看過一本很有趣的書,
是講述美國一個特殊的職業,
叫「樂透彩金收購業」,男主角就是專門去買那些中樂透彩的人手上的金錢。
《魔鬼業務員的告白:不擇手段收買你的人生》
所以,回到基本面,自己要擬定適合自己的財務規劃,
並且持續並確實的去執行之。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
有興趣的朋友應該找來讀一讀。
有頂天家族
- 作者:森見登美彥
- 原文作者:Morimi Tomihiko
- 譯者:高詹燦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07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736167
- 裝訂:平裝
《有頂天家族》
狸貓、人類,再加上天狗,
到底會組合成什麼有趣的故事?
森見登美彥用一貫灰諧的筆觸把這三種不同次元的生物給結合了起來,
創造出《有頂天家族》這本小說。
狸貓會變身的故事,我們從高畑勲的作品《平成狸合戰》裡就大概知道,
不過把狸貓描寫得天生樂觀、和樂融融,還有一點笨笨的,
非常討喜的感覺,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至於這本書裡的人類少女,弁天,
在《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就有她的原型,
森見登美彥作品裡的女主角,
都是非常的美麗可人,也帶有一點邪氣,
但都不是壞人,而是讓人有一點折心的那種壞,
實在沒有辦法對她生氣啊!
而天狗,對天狗的印象,我想就比較少了。
我看過京極夏彥的許多作品中,
好像也沒有特別的印象;
有印象的,大概就是椎橋寬的漫畫作品《妖怪少爺》。
長長的鼻子,紅色的面具。
不過,這還是傳統的印象,而森見登美彥所描述的天狗,
倒是比較像意氣風發的年長者,有大者風範的感覺。
將這些元素揉合在一起,倒是產生非常有趣的結果。
這本小說就是如此有趣,
主角一家人都是狸貓,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變身能力,
光是看這些描述就很精彩,
還有天狗老師身邊的諸多法寶,
還有弁天這個人類少女的誇張行徑,
構成了許多有衝擊的故事。
如果對這類的風趣故事有興趣的話,
一定要找來讀讀。
太陽之塔
這一部作品是以萬博的太陽之塔為主題描述,
事實上,以這個特殊的建築作為主題的還不多,
近來大家最為印象深刻的應是「二十世紀少年」這部漫畫,
以無邊的想像將過去的兒時記憶重現在二十一世紀,
包括了那個萬國博覽會裡的太陽之塔。
所以當我在書店中看到封面的那座塔,就有一股說不出來的親切感。
更令我驚喜的還不止於此,本書的說話語氣活脫就是
《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的翻版,不,還更好笑!
先來看看幾個我覺得不錯的描述:
男主角在宿舍裡自怨自艾時所說的:
「我應該要生在一個更精采的年代。
跟他們不一樣的是,在那時代,
只有我才是真理。
如果生在那樣一個時代,
我將沒有敵人,
能夠瞬時之間便掌握人心,
我將自由自在悠遊在酒池肉林之間,
銀行存款也會一下子暴增。」
然後是面對死對頭時,心中的自言自語:
「確實,身為一個男人,吾認為自身相當有魅力,
甚至足以男女通吃。但就個人而言,吾沒有自信能夠回應閣下的愛情。
不論愛有多深,你我之間,存有無法超越的鴻溝。
所謂戀愛,不過是一時性的精神錯亂,
如果因此而被愚弄,未免太過愚蠢。
不知閣下是否能夠了解?
若您無法就此收手,那麼,
在閣下深受重傷以為,吾想奉勸您,
還是另擇他人為佳。
非常抱歉。
縱然您的心意使吾十分喜悅感動,
但仍懇請您停止相關愚行,
轉向有意義的生活邁步前進。」
當他想到要如何惡整死對頭時,也說了一番很有趣的話:
「當我看到那有如毒品般的誘人光亮,我想到了要送什麼耶誕禮物給親愛的遠藤。
我要把生命的神祕整個送給他,
想必他一定會相當欣喜。
如果他能夠接觸到生命的力道,
應該不會再為戀愛什麼的愚蠢的妄想而上竄下跳了吧。」
身為京都大學的學生,好像都不脫阿宅的身份:
「他的臂力很強,雖然不是很正常,但也不是個危險的男人。
他溫柔、纖細、很重友情、不近女色,
惠心致志在學業上。
他的智識豐富到可愛的地步,
可能因為讀了萬卷書,
他在軍事、科學、歷史、資訊和動畫方面都有廣博且足以運用自如的知識。
他是個走在自己相信的道路上,昂首闊步,
卻飽受世間嫌惡的一個聖人。
是我平生僅見,超特級的,阿宅。」
在面對滿山滿谷的情侶時,
男主角是如此安慰自己:
「在這樣低燒不退的情況下,大部份的學生都會失去理性,甚至深思自己的人生是否活得浪漫,
進而輕易的越過那道門檻,唉呀唉呀幾聲,周圍就充滿了感情好到放學時會一起回家的幸福情侶。
身為一個理性的人,我看著周邊來來去去的年輕人,只覺得十分厭煩,
那種發情的樣子,簡直就像在搶奪殘存無幾的食物一般。
我不禁苦笑,我想,我絕對不能變成那個樣子。」
最後是他所發出的不平之鳴:
「我應該要感到高興還是悲哀呢?我自己都不知道了。
支配這個世界的神非常殘酷,對於這些已經捨棄了一般社會,
好不容易才學會怎麼在灼熱的沙灘上討生活,
且無論如何總是能夠自我滿足所需的人類,
為什麼到現在才賜予這樣不必要的恩惠。
再說,好歹也雨露均霑,
嘉惠一下旁邊的人嘛!」
從字裡行間,就可以感覺得出這部作品的歡樂性,
以及令人情不自禁的愛上他的文風。
如果你喜愛這種輕鬆白爛的小說,
那森見登美彥一定是你的首選。
狐的故事
- 作者:森見登美彥
- 原文作者:Morimi Tomihiko
- 譯者:陳慧如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29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736549
- 裝訂:平裝
《狐的故事》
是由許多短篇所組成的。
我看的是第一篇,〈狐的故事〉─
「不論是多麼微不足道的交易,也絕不能答應他。」
芳蓮堂古董店店員武藤與「奇特的客人」交易,
要找出一頂狐狸面具,因而掉進無法迴避的陷阱裡。
在這場交易中,「我」會得到什麼,又將失去什麼呢?
這篇給我很大的震撼,因為這不像是森見登美彥的風格。
如果有看過他之前的作品《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就會了解他的風格是灰諧幽默白爛加三級,
每每閱之,總是令自己捧腹大笑。
不過〈狐的故事〉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非常的冷酷,對於人物、場景的描寫都跟往常不同,
有一種偵探小說中對所見所聞都充滿懷疑的論調。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作者對許多小單品的描述都異常的、
怎麼說,是精準吧,如本故事裡的那個面具,
一般而言,大家對狐狸的面具沒有特別的感覺,
但經過他的描述,就有一種詭異的氣氛產生,
像是有一種魔力般,彷彿一戴上去,就會有種皮笑肉不笑之感,
連我也產生一點懼怕之情。
還有最後的關鍵道具,那個非常精緻的金魚水盆,
裡面對金魚的描述也是活靈活現,
那兩尾金魚是如此生活活潑,
讓人忍不住想把頭探入-這是我的想法。
這一篇似乎是森見登美彥的初試啼聲之作,
倒是一反我之前讀過的經鬆有趣,
多了幾分試驗性質,
也讓我看到他的不同作品風格的描述。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散戶流浪記
散戶流浪記
這一本書,非常有趣。
每一個人都想投資,
大家都略有耳聞,那個誰誰誰又在股市大賺一筆了。
到底有什麼名牌啊?趕快報給我買!
每一個人都想發財致富,
人心嘛。
本書作者也是這樣,
但他很不一樣的一點是,
他有一股窮究學問的本事,
他居然從自家附近的銀行,證券商開始問起,
然後慢慢牽線,跑到華爾街去看證券交易所是如何運作的,
了解選擇權、期貨,這些非常複雜的金融商品,
實在是不可思議。
也因為這一本書,
讓我得以用平民的角度去看金融世界是如何運作,
開了眼界,
當然,也讓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
散戶有極高的機率是當散財童子,
不如把自己的錢放在比較保守的投資工具為佳!
從他的書中,
也讓我印證到綠角的理性投資人觀點,
我覺得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再艱難也要堅持走下去!
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彼岸
「『詩歌』在文中等於是一切手續的接著劑。人們總是習慣透過『詩歌』來檢視自己,隨時都帶著雙重形象。換言之,就連自己的存在,都視為第三者眼中的幻想。也許該說是把自己比喻成某種事物吧。自己在現實中的意識,和自己談戀愛時的意識之間有段距離。那裡,就是幻想生存的夾縫。所以,大家好像都在玩遊戲,感覺假假的。也可以說對於扮演『詩歌』中的那個自己毫不質疑吧。說得更白點,人們己習慣虛假的自己,對於和真實自我之間的落差毫不困擾。貴族的習慣,在世代交替後也會滲透到遮民之間。也許這種本來屬於貴族的習慣,就這樣延續到現代的日本色情產業?」
「死亡之所以殘酷,是因為它來得突然,連道別的機會都沒有,就了斷了一切。至少在最後能說句話也好。若能好好說聲再見該多好。在這世上,不知有多少遺族這麼想著。」
「現在,如果有個這樣的機會能夠好好道別。如果能聽到去世的人,對自己說聲我很好、我愛你。對於還活著的人來說,將會是多大的鼓勵。」
先說說恩田陸的這一部作品《彼岸》。
這部小說一開始,就創造了一種特殊的氛圍。
全部的人都要前往一個特殊的結界,那個結界裡,死者跟生者共存。
這是一個很棒的假設,
而在這樣一個全然封閉的環境裡,發生了一起又一起的兇殺案。
男主角,純,逐漸的深入這塊土地,也漸漸的發現自身的血脈與大地間的不可分割。
而他的血脈又帶領他遭遇許多不可思議的異象,而這些異象又像連環扣一樣,一環扣著一環。
就小說的前半部而言,
我覺得情節緊湊,非常精彩。
從代表結界之始的鳥居上吊了一句屍體開始,
然後Anoter Hill的各種風俗介紹,
到第二具屍體吊在祈禱城門口被發現,
接著每一個人要被迫進行精靈的審判,
在純排隊進入審判的前一刻,
他的血統帶他經歷了一場超經驗的體驗,
這一段的描述是我認為最為精彩的段落。
同樣一個場景,卻是數百年前的某一時代,
而畫面上又出現八咫鳥身穿牧師服在祈禱的畫面,
著實怪異極了,但令人印象深刻。
說到這種類似於「既視感」的體驗,
我自己也有。
近日在田園間冥想,
我自己就曾經幻想過,在現在的這一塊草地旁,
從泥地上聚合出各種不同的我,
而每一個不同的我都代表著不同的情緒,
有恐懼、慾望的化身,
它們都是我的真實面貌之一,
但我的想像往往僅止於此。
回到主題,
隨著時間的演進,
竟然出現死者無法進入Another Hill的狀況!
而眾人在無法見到死去的親人之情況下,
也所有行動...他們轉而採取大家耳熟能詳的日本傳統遊戲,
在夏日裡舉行說一百個不可思議故事,等到最後一個故事說完,
可能會有什麼事發生也不一定…?
這一個段落,很有趣,
但我覺得作者的技巧不夠純熟。
關於民俗風情的描寫,我不得不首推日本推理大師京極夏彥,
他的每一本著作都帶有很濃厚的民俗色彩,
而且講究之細膩,常常讓我有一種冷硬的感覺,
比較硬派,可能會讀一讀不小心睡著了。
但當我看過大師的手筆之後,
就會發覺,恩田陸在這方面的深入程度沒那麼透徹。
而這部小說我最覺得可惜之處,
就是收尾的問題。
故事的謎團不是這樣子解的吧?
就好像...沒有什麼精彩的畫面出現,就直接打上ending的字樣,
這種電影一定會被罵翻的?
這就叫做虎頭蛇尾,真的是可惜了這個題材。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愛情沒那麼美好
「我回想自己買菜的情景。
我在購物架之間走動,很驚訝商品竟如此豐富,有無限的可能性。
我慌張失措,一分一秒過去了,我必須做出抉擇。
我是提著塑膠菜籃,什麼都想買,
什麼都拿不定主意,
我想著前所未見的菜色,
想像我們的餐盤盛裝冬天的櫻桃,擺上森林的香菇和黑野莓。
我想到焗烤,
想到廚房裡散發燒烤的溫暖,
我得守候在烤箱旁,細數自已的心跳。」
---習慣L'habitude, from 布希姬.紀侯《愛情沒那麼美好》
一道令人食指大動的佳餚,
從挑選食材,到進入廚房料理食材,
一切的步驟,就像施展魔法般不可思議,
按照食譜一步一步的將愛情揉合調理入味,
最後上了餐桌,不只色香味俱全,也充滿了性的挑逗。
如果我為親密愛人做飯,那肯定如此。
說到引用的這段敘述,
是從一個法國作家布希姬.紀侯的作品中選出。
她的作品,令人驚嘆。
《愛情沒那麼美好》收錄了11則跟愛情有關的短篇故事,
每一篇的主題跟敘事結構都不同,
帶領我進入法國式的浪漫情懷。
但紀侯總在你猝不及防時揭露殘酷的現實。
電影女星被她男友動作痛毆,雙雙掛采;
消逝的愛情,促使一對夫妻離異,那他們的孩子呢?孩子心中所感受到的恐懼怎麼辦?
從父母的角度看待離婚,也從孩子的立場描述那"停滯"了的夏天:
「引擎繼續轉動,我瞭解了,我的童年停留在那一刻,在那個南法露營區,從此以後,我不再想像」;
一個女人費心的為初識的男人準備晚餐,打算來個美麗的夜晚,
而雲雨之後的隔天,她將未吃完的菜餚倒進垃圾筒;
寡婦面對街頭巷尾的耳語;
年邁的老者,面對老伴死亡後的清寂。
的確,愛情不是那麼美好,
但值得一試。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大衛.林區談創意
「假如你是個藝術工作者,你必須得瞭解憤怒,但不受其所限。為了要能創造,你必須有能量;你必須心思澄明。你得要有本事捕捉創意。你得強壯得足以對抗這個世界那不可思議的艱困與壓迫。因此,孕育出一個讓力量、清明思緒與能量滋生的所在-讓你得以潛入內在並加以活化-是有其道理的」-大衛.林區(David Lynch)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三月的紅色深淵

三月的紅色深淵
「現代人看了電視,會將劇中的故事或角色當成商品或記號來談論,將生活消耗在眾多遊戲軟體的虛擬戰爭與大量選項中,一旦關掉電源,盒子裡的故事便結束了,而我們便回到盒子外生活。然而,只要看報紙就能發現,我們的生活其實也只是漂流在一片名為「現實」的海洋中的無數小盒子之一,而盒子外面則是一個無人知曉、有如惡夢的世界。過去的人們為了追求宏觀的視野必須做許多努力,或是賭上性命在大海中航行,或是努力鑽研宗教或折學,但現在,藉由航空地圖或地球的照片,人們輕易地便能獲得宏觀的視野。也就是說,人類的視野變得與神一樣了。 雖然有些人因此獲得了更寬廣的世界,但實際上,並非所有人都如此幸運。這些人發現了自己的存在是如此渺小,拼命想變得與不眾不同,於是迷上了小說,因為小說能將他人的人生如雲霄飛車般展開,並掌控在自己手中。人們一方面不願自己的人生被他人消費,一方面卻又想掌握別人的人生,這是一種想待在盒子外面的心情。」
恩田陸,一直是我最喜愛的日本作家之一。
自從去年接觸了她的第一本作品「光之國度」之後,就深深的被它給吸引了。
看著她的作品,就好像被吸引進去她所創造的世界裡,
而這一本「三月的紅色深淵」也是。
裡面的章節分為四個章節,但都圍繞在同一個主題上,就是那一本紅色的書。
而我在閱讀到這一本作品之前,其實已經看過她依照這本書的架構重新發展的小說,
也就是「沉向麥海的果實」。所以我對這一本書的了解程度已經非常的熟悉。
究竟這是一本什麼樣子的書,讓大家都死命的想找來看呢?
而又不曉得作者是誰,使得大家不斷的猜測?
雖然在每一個章節的結尾,似乎都快要有結局出現了,
但並沒有真正的解答。
這就是人類的好奇心吧,
如果這個傳說是真實的,
在我們的世界,
真的有這麼一本自費出版、
而且只能在一天之內看完就被收回,
不論如何,
我的好奇心終究會驅使我去找尋這一本書的下落吧。
這就是好奇心啊!
而在上頭所摘錄的那一段話,是我非常喜歡的段落。
這個段落揉合了電影敘事般的口吻,而且非常的魔幻,
把我們的世界想像成一片汪洋,每一個人所存在的世界就在一個「故事盒子」裡,
而不同的故事盒子,代表了不同的次元。
觀點很像駭客任務,我愛極了這種說法!
而我覺得恩田陸最棒的一點是,她的語句在在都充滿了令人想像的空間,
整個視覺上的豐富程度比看一部電影還要精彩!
我最享受的,莫過於在自己的腦子裡開啟了影像的開關,
自兒放映起專屬於我自己的恩田陸式電影。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為巴比祈禱

大家都知道他不開心,
但是沒有人知道他黑暗的、深埋地底的自我憎惡和沮喪。
面對世界的時候,他總是戴著面具,
一個害羞、不善溝通、有著美麗笑容和討人喜歡的男孩面具。
藏在面具下面的巴比,
不只對有同性戀傾向的變態的自我感到憎恨和害怕,
但是同時他身上有趣、聰明和口齒清晰的特質又強烈衝突他的生活。
就跟其他所有人一樣,巴比也可以變得冷酷,
就像他在日記以及和他與家人的關係上所顯現出來的一樣。
但是他其有著最溫柔的靈魂、異常的脆弱和容易受傷、對外界評價敏感和發展不完美的自我。
他是一個青少年,大部份都和其他人一樣,性格尚未成形並且缺乏信心。
來自母親、親和手足而來的評價,不管是明顯的或是暗示的都帶著一種力量,
一種徹底摧毀他自我價的力量。他從教會、學校、同儕、媒體聽到這的評價,
然後都把它們放在心裡。
這段話實在是震撼人心。
訂閱:
文章 (Atom)